你對責任保險了解多少呢?責任保險主要是幫助被保險人因為法律上的賠償責任而造成的損失,但它的種類實在太多,讓人搞得不知所措。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不同類型的責任保險,還有一些常見的法條和問題。
雇主責任險 vs. 雇主意外險
-
雇主責任險:這種保險是保障雇主因過失或故意行為,導致員工在工作中受傷或死亡時需要負的賠償責任。
法條參考: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第14條,雇主應對因工作而受傷的員工負擔賠償責任。例如,假設一名員工在工廠操作機器時,由於雇主未提供必要的安全設備,結果受了傷,這時雇主就得透過雇主責任險來理賠。
-
雇主意外險:這是雇主對員工的補償保險,即使雇主沒有過失,只要員工在工作期間或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,雇主也要依法給予補償。
法條參考:根據《勞動保險條例》第16條,雇主應對員工在工作期間發生的意外事故負責。例如,如果員工在通勤途中發生車禍,即使雇主並沒有任何過失,雇主也需負起賠償的責任。
-
兩者差異:雇主責任險理賠是基於雇主的過失,而雇主意外險則不考慮雇主的過失,雇主意外險更像是強制保險,而雇主責任險則類似於第三者責任險。
雇主責任險 vs. 公共意外險
-
雇主責任險:這個保險專門保障雇主對員工的賠償責任。
-
公共意外險:這是保障被保險人對非員工第三人的賠償責任。
法條參考:根據《民法》第184條,被保險人應對他人造成的損害負責。公共意外險特別排除員工,避免與雇主責任險的保障範圍重疊。
-
兩者差異:雇主責任險是保障雇主對員工的責任,而公共意外險則是保障對第三人的責任。
勞保與團體傷害險的迷思
-
勞保:勞保的主要對象是勞工,表面上看是為了保護勞工,實際上也在保護雇主,因為勞保的理賠金可以抵消雇主的補償責任。
法條參考:根據《勞動保險條例》第5條,勞工在工作中受傷可向勞保索賠,這樣可減輕雇主的賠償壓力。不過,有些雇主為了節省勞保費用,會讓員工參加工會保險,這樣雇主就不用負擔7成的勞保費,卻也可能增加雇主的風險,因為這樣勞保的理賠金就不能抵消雇主的責任了。
-
團體傷害險:這種保險的被保險人是員工,主要是為了保障員工,並且理賠金無法抵消雇主的責任。
責任險的常見問題
-
責任險的保障對象是誰?
責任險主要保障的是被保險人,而不是第三方受害者,因為只有被保險人才會因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而造成損失。 -
理賠金應該給誰?
原則上,責任險的理賠金應支付給被保險人,用以彌補他們因賠償第三方而造成的損失。但在某些情況下,法律允許保險公司直接支付給第三方,比如《保險法》第94條第二項規定,在責任確定且在保險金額範圍內,只要被保險人同意,保險公司可以直接賠償給第三方。 -
保險公司不理賠怎麼辦?
保險公司可能會以各種理由拒絕理賠,或試圖壓低賠償金額。建議選擇大型保險公司,因為他們的財務狀況較穩定,通常不會無故拒賠。 -
保險公司沒有參與和解怎麼辦?
根據《保險法》第93條規定,保險人有權參與被保險人與第三人的和解。如果被保險人未通知保險公司參加和解,保險公司可以不受和解結果的約束。因此,保持良好溝通,確保保險公司參與和解程序是非常重要的。
責任保險的重要觀念
責任保險的核心概念就是「責任」。只有當被保險人對第三方負有賠償責任時,保險才會啟動理賠。而作為雇主,應該依法律為員工投保相關保險,妥善規劃保險方案,以有效保障員工的權益,降低企業經營風險。
結語
責任保險的種類多樣,雇主和員工都應該了解相關法規和自身權益,這樣才能選擇最合適的保險方案,避免在事故發生時出現求償無門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