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3億元遺產稅風波:當愛成為重擔,法律能否更有溫度?一、事件背景:一筆原本愛的贈與,卻成了孩子的負擔

最近,一則新聞引發了廣泛的討論。一位父親在去世前一年,將價值3億元的股票贈予妻子,原本是想為家人提供一些保障。然而,因法律規定,這筆贈與最終被視作遺產,導致他的六歲私生女不得不面對5735萬元的遺產稅。這件事情不禁讓人深思:法律究竟是在維護公平,還是無形中將愛變成了負擔?

 

二、事件的時間線

  • 2022年:男子在去世前一年把3億元的股票贈給妻子。根據法律,因為這筆贈與是在他去世前兩年,所以會被算進遺產裡。
  • 2023年男子去世了。根據《遺產及贈與稅法》,這筆贈與直接被當作遺產的一部分,進行課稅。
  • 2024年男子的妻子和三名子女選擇放棄繼承權,結果這筆稅負就落到了年幼的私生女身上,讓她在六歲的時候就得承擔5735萬元的稅務壓力。這引發了大家對法律公平性的討論。

 

三、一個孩子的無聲訴求:冰冷的法律與缺失的父愛

小女孩曾在父親的懷抱中感受到無盡的溫暖,但隨著父親的去世,這份溫暖也隨之消失。如今,她面對的卻是一條條冰冷的法律條文。年僅六歲的她,不僅失去了父愛,還要承擔巨額的稅負,這堵「稅務高牆」無情地阻擋了她未來的路。

在法律眼中,非婚生的身份使她在繼承權上受到限制,這些規定讓她成為無聲的受害者,默默承受著不屬於她的壓力。小女孩或許還不理解,為什麼其他孩子能輕鬆繼承父母的遺產,而她卻因這份愛的贈與而付出沉重的代價。

這個事件如同一面鏡子,反映出社會對非婚生子女權益的忽視。讓人不禁思考:親情和愛真的應該由冷冰冰的法律條文來界定嗎?當父母離世,留下的愛是否變成了負擔,造成繼承人無法承受的壓力?這不僅引發我們對法律的思考,更讓人反省法律與人性之間的關係。希望未來的法律能更具人性化,真正考量每位家庭成員的權益。

 

四、憲法法庭的重要判決


針對這種「擬制遺產課稅」的爭議,113/10/28憲法法庭作出了一項關鍵判決。他們檢視了《遺產及贈與稅法》第15條第1項第1款,重點有幾個:

  • 爭點:這條規定將被繼承人在死亡前兩年內贈與配偶的財產當作遺產課稅,是否違憲?
  • 判決結果:憲法法庭認為這項規定不夠明確,可能導致配偶以外的繼承人承擔因配偶受贈而增加的遺產稅,這違反了憲法第7條的平等權保障。而且,對於配偶受贈的財產也沒有相應的扣除規定,這也是不符合平等權的要求。

法庭還要求立法機關在兩年內修訂法律,調整對配偶和其他繼承人的稅務負擔,撤回之前違憲的規定。這個判決可能會讓遺產稅制度迎來重大變革。

 

五、反思:法律應該更有溫度

去世前兩年的贈與視為遺產徵稅,雖然出於防止逃稅的初衷,但對於這位無辜的孩子而言,這樣的法律規定是否過於冷酷?隨著家庭結構和社會觀念的變化,我們亟需重新檢視這些法律,確保每位家庭成員的權益都能得到公平對待。或許未來的遺產稅制度能更具包容性,讓每位孩子不再因身份而承擔過重的稅務負擔。

這不僅是對公平的期待,更是對法律溫度的呼籲。希望有一天,法律不再成為障礙,而是能如愛般溫暖,真正成為每個孩子成長路上的守護力量。

 

 

~專人諮詢~
別錯過我們的最新消息!快加入LINE好友獲得限定的優惠資訊。
訂閱我們的LINE@,享受隨身顧問的服務。請立即加入
透過以下連結將官方帳號加入好友吧。 https://lin.ee/Cj1AvME
 
 
延伸閱讀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遺產稅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靜說保險事 的頭像
    靜說保險事

    保險好幫手的日常筆記

    靜說保險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